7旬退休教师传承“土玩具” 曾用这项技能留住辍学儿童

编辑:admin 日期:2018-07-27 09:11:48 / 人气: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摄影报道
  一点白善泥,在万富册手里反复揉捏,不到五分钟,就变成了能吹奏的“泥咕咕”。
  7月26日上午,炎炎夏日,78岁的万富册向封面记者展示了他的工作室,一小木桌上堆放了颜料、尺子、刨子以及各种型号的凿子,旁边有一些做好的古玩具,随手拿起一支“懒蝉子”,摇动两下,吱——吱—一样的鸣叫声从圆筒里不断发出。
  “这是通过摩擦和震动原理发出的声音,”万富册解释。不大的工作室,诞生了30多样精巧玲珑且带有民间文化印记的土玩具。
  玩具追随时令,万福册的手艺总是和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希望有生之年将“土玩具”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古代民间文化。
  万富册是四川省仁寿县人。“小时候,家里姊妹众多,爷爷会用各种玩具来逗我们。”木头削的地响簧、正月十五小孩玩的兔儿灯以及爬竹签的猴子,万富册如数家珍。慢慢地,万富册对土玩具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己摸索制作,“我用爷爷的工具练习。”到后面,万富册也能像模像样地制作玩具了。
  泥咕咕
  60年代初,万富册从四川一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美姑县附近一小学教书,“那是一所民族小学,海拔有3200多米。” 由于环境艰苦、条件简陋,万富册笑着形容,“它还有个名字叫‘云端上的小学’。”
  万富册在这所村小当起了全科老师,语文、数学、劳动课,都是他教授的范围。据他回忆,当地村民普遍不重视孩子教育,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娃娃在课堂坐不住,总想往外跑。”为了留住学生,万富册想到了他的土玩具。
  懒蝉子
  一日手工课上,万富册用一堆泥巴,现场捏了一个“泥公鸡”,放在嘴边一吹,一阵一阵地音符响起。“学生都很高兴,也很好奇,吵着要学。”凭借这门手艺,万富册成功留住了学生,并且学生越来越多,他教书的村小也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学校。
  结束38年的教学生涯后,万富册也没闲着,常常背着工具包,跑到附近公园现场做土玩具。熙来攘往的人群,万福册现场用竹子做“懒蝉子”,一共24道工序,花了1个多小时才做成,轻轻一摇,知了声响起。“来看的人特别多,尤其是游客,”万富册说,每当有市民产生兴趣,他都会不耐其烦地讲解制作流程。
  除了摆摊,万富册还收了徒弟,免费义务传授技艺,“这是老百姓的玩具,不想让它失传下去。”偶尔,万福册也会接受相关文化部门邀请,参加一些物质文化展览活动,现场给市民制作玩具。

现在致电 0755-6688998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