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恐龙“成名”200年

编辑:admin 日期:2024-02-24 13:29:35 / 人气: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2024年龙年新春即将到来,今年恰逢恐龙正式命名200周年。如今恐龙不仅是科研人员的热门课题,还成为许多科普读物、奇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主要素材,并发展为流行文化。两百年来,人类创造的“恐龙文化”与真实的恐龙世界相差几何?近年又有哪些新发现颠覆了我们此前对于恐龙的认知?相关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一个与“侏罗纪公园”不一样的恐龙世界。
恐龙生活场景复原图
新恐龙不断被发现
尽管人类可能在数百年前就发现了恐龙等古生物化石,但真正对恐龙进行科学研究则要等到19世纪。目前公认最早对恐龙化石进行正式研究的是英国医生吉迪恩·曼特尔,他于1822年发现禽龙化石,但其正式命名出现在学术论文上则要等到1852年。在此之前的1824年,牛津大学地质学教授威廉·巴克兰根据在英国一家采石场发现的奇特生物化石,向彼时刚刚成立的伦敦地质学会提交了一篇论文,将这些化石的原型生物命名为斑龙。自此以后,恐龙的概念正式走入公众视野。
在人类首次对恐龙进行科学命名200周年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这一时间节点是很好的契机,可以盘点和回顾古生物学领域在过去两个世纪所掌握的知识。报道称,恐龙在地球上生存并繁衍生息了约1.65亿年,如今约有1000种恐龙被命名,每年仍有约50种新恐龙物种被发现。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家布鲁萨特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纵然人类对恐龙的命名已有200年,但对于恐龙的科学认识仍处于发现阶段,我们只发现了曾经存在过的恐龙中的一小部分。
在跨度如此之大的时间段里,人类难以发现所有种类的恐龙,但近年来一些重要化石材料的相继发现,使人类对于恐龙的研究取得了相当重大的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古生物学者邢立达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举例说,以近鸟龙为代表、在中晚侏罗世发现的长着类似鸟类“翅膀”的基干近鸟类恐龙,将鸟类祖先出现的时间节点至少提前2000万年,打破了此前鸟类起源的时间悖论;在中晚侏罗世开始出现、明显巨大化特征的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它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展现出不同的身体比例、食物或栖息地等,从不同方面展现出这些庞然大物区别于新生代霸主哺乳类动物的生长轨迹,这很可能意味着对于大型恐龙而言,类群内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体发育而非基因差异,这与当今哺乳类与鸟类等陆生动物群结构大相径庭;恐龙曾被认为是变温动物,而自从不同类群的带毛恐龙被陆续发现,加之后续应用其他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目前学界观点认为,至少相当一部分先进的兽脚类、蜥脚类恐龙,甚至它们的亲戚翼龙都拥有恒温特征。
2023年7月,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学者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杂志《自然》子期刊《科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完全颠覆了人类以往对于白垩纪恐龙世界的认知。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朝阳市的一块罕见化石显示,约1.25亿年前,一只类似獾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在尝试捕食一只体型远大于自己的鹦鹉嘴龙。这块宝贵的化石也被认为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哺乳动物捕食恐龙的最早证据。该论文作者之一、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者吴肖春博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发现的特殊意义在于证明了哺乳动物确实能捕食恐龙,挑战了白垩纪恐龙的“霸主地位”。此前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在白垩纪,恐龙是地球的主宰,几乎不可能受到同时代哺乳动物的威胁。
白垩纪哺乳动物捕食鹦鹉嘴龙的化石
在邢立达看来,近年很多研究方向都有同等级别意义的新鲜发现,比如恐龙进化到类鸟演化上的很多关键节点的更新,对非鸟恐龙灭绝原因的持续讨论等,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恐龙类群的认识。
“毛茸茸的恐龙”刷新认知
与科学家通过化石认识恐龙不同的是,大部分民众是通过恐龙题材的影视作品去认识恐龙。这些恐龙形象固然更具有刺激性和戏剧性,但它们与真实情况往往大相径庭。
许多人认为恐龙都是庞然大物,但各种体型的恐龙几乎占领了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所有陆生生态位。大型恐龙中,肉食性霸王龙体长可达13米,植食性的阿根廷龙体长达40米。小型恐龙中,肉食性的近鸟龙体长仅有34至40厘米,推测是杂食性的辽宁龙仅有34厘米。
电影里的“迅猛龙”形象深入人心。
“恐龙已经灭绝”的结论深入人心。但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恐龙并没有真正灭绝。邢立达表示,现代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包含鸟类在内的近鸟类恐龙早在侏罗纪中期就从兽脚类中分化出来,并不断“开枝散叶”,鸟类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恐龙灭绝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近年来,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也在扭转人们对于恐龙的认知,展现出一个更为生动有趣的恐龙世界。邢立达认为,最典型的就是“毛茸茸的彩色恐龙嗷嗷飞”。“在科幻片《侏罗纪公园》中,恐龙都是有着鳞片的巨兽。但从1996年开始,中华龙鸟等恐龙化石陆续被发现,一些毛茸茸的恐龙不时就会给古生物学家投下‘重磅炸弹’。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辽西地区绝佳的保存条件,化石上的皮肤衍生物和部分软组织被保存下来,从头至尾,纤维状、羽毛状的印记经常出现在化石骨骼的边缘。”
2003年顾氏小盗龙的发现开启了另一个世界。邢立达介绍称,顾氏小盗龙前后肢都长有羽毛,具有适宜飞行的不对称羽片,这表明顾氏小盗龙是一种至少能够滑翔的四翼恐龙,而且这种小恐龙有着典型的树栖特征,这又给鸟类飞行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2010年,中国等国的科学家还首次为恐龙体表颜色复原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羽毛化石中的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信息,在与现代鸟类对比后,一些带毛恐龙的身体已经具有灰色、褐色、黄色及红色等色彩。有趣的是,顾氏小盗龙的颜色虽然是黑色,但其黑色羽毛表面有结构色,类似于今天乌鸦,能呈现出彩虹般的光泽,更像是我们现在俗称的“五彩斑斓的黑”。
为何恐龙研究经久不衰
在人类首次对恐龙进行科学命名200周年之际,站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上,恐龙世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人类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恐龙为何以及如何会变得如此之大,也不知道一个有声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们为何要去探究一个如此遥远的恐龙世界努力去还原真实?在邢立达看来,这是古生物学家经常被考问的问题。“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研究生命演化是古生物学的终极命题,也是全人类的历史使命。生命究竟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这是人类必须回答的演化问题。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伟大的演化理论。古生物化石是支持生物演化理论最直观的证据,当年许多困扰达尔文的化石记录,现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这里面就包括了中国古生物学家研究的澄江动物群、热河生物群等化石宝库的标本。”邢立达认为,当下关于生命的演化仍有数不清的难题,无论是地球万物的过去,还是人类的过去。恐龙有着1.6亿年漫长的存在,特别适合解释地球生命的演化。
此外古生物化石能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研究古生物是古环境学、古地理学等很多学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邢立达说:“古生物研究的意义不仅是认知地球生命历史、探索生命演化规律的重要科学实践,而且能为探寻化石能源、沉积矿产等自然资源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证据。”

现在致电 0755-6688998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